图片
图片
麻黄汤临证点拨PART.01用方新思路(1)以发热恶寒,头痛为基本要点。
(2)以口淡、不渴、无汗为审证要点。
(3)以舌淡、苔薄白、脉浮为鉴别要点。
(4)可能有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站群论坛(5)发作或加重或缓解大多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
(6)病变证机在表是卫闭营郁;在里是肺气不得宣发肃降。
以上6个方面,其中病变证机是辨证求机的必备条件,前3项中只要具备2项,即可得出正确诊断结论,至于其他方面均为病变证机可能出现的症状表现,只可作为辨证中的参考,而不作为辨证中的必备条件,即可用麻黄汤。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呼吸系统之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消化系统之习惯性便秘,隔肌痉挛等;泌尿系统之急性肾炎,慢性尿道炎等;神经、运动系统之坐骨神经痛,四肢关节疼痛等;皮肤科之荨麻疹,风疹等;五官科之过敏性鼻炎,急性结膜炎,面部痤疮等:妇科之产后高热,急性乳腺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011.腰痛(太阳伤寒证)图片
刘某,男,18岁。自诉:腰痛有5年余,时轻时重,重则不能正常活动,曾多次服用中西药,均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刻诊:腰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有力略紧。
辨证为风寒表实证(太阳伤寒证),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甘草3g,杜仲10g。3剂,1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之后约1年半相遇,问之,其曰:服药至今,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该病人曾数经西医诊治,西医因治疗效果不佳故疑腰痛似属中医肾虚证,遂改中医诊治,从中医诊治也多从肾虚用药,收效也不佳。根据病人脉浮有力略紧,再问其腰痛持续时间通常在6~7天左右即可解除或缓解,遂诊腰痛属太阳伤寒证,以麻黄汤解表散寒,疏通经络,加杜仲者以治病求标本,以收其功。又,太阳伤寒证的临床表现,有以头痛为主,有以发热为主等,然此则以腰痛为主而无其他明显不适,对此若未能从脉以别疑似,则很容易从肾虚论治,当注重鉴别诊断。
022.关节疼痛图片
邱某,男,29岁,2003年9月24日初诊。其曰:2年前因感冒经治疗后,自觉感冒病证已解除,可从此则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尤其是上肢关节疼痛最为明显,多次服用中西药,可治疗效果不佳,近日又经数名中西医诊治,均因效果不佳而更医。刻诊:四肢及腰骶关节疼痛,手足温和,无汗,略有疲倦,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为太阳伤寒证,其治当发汗解表,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9g,桂枝6g,杏仁15g,炙甘草3g,川芎12g,黄芪12g。6剂,1日1剂,水煎2次分2服。
二诊:其曰关节疼痛基本消失,仍有全身轻微不适,又以前方6剂,服用方法如前。半年后相告,病证已彻底解除。
用方体会:根据病证表现而诊为太阳经气不畅,病变证机是风寒郁滞太阳经气经脉,经气阻滞不通则证见肢体关节疼痛,又因病证日久有正气不足,出现轻微疲倦,复因病人无汗,而断其为太阳伤寒证,其治以麻黄汤解表散风寒,疏达经气经脉,病人有正气虚弱,加黄芪益气固表以补虚,川芎以行气理血,并调理血脉经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033.面部痤疮图片
卡某,藏族,22岁,1993年12月9日初诊。自诉:半年前面部前额有10余个粉刺,大小如米粒,约半月之后,粉刺数目增加,及于颊部,形体增大,几经治疗,粉刺未见好转。刻诊:皮疹分布前额、颊部,色稍红,粉刺小的如针头,大的如绿豆顶端有灰白点,挤压可出粉刺,有时挤压出现脓头,无汗,颜面油滑光亮,大便经常干结,2~3日一行,口淡,舌、脉无变化。
辨证为卫闭营郁,经气不通。其治当开达营卫、宣发肺气,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9g,桂枝9g,杏仁12g,炙甘草6g,皂刺12g大黄4g。6剂,1日1剂,水煎2次分3服。
二诊:如针尖状粉刺即消失,大者明显好转,又以前方10剂,粉刺消除,一切正常,未留痕迹。
用方体会: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肺主宣发皮毛,开达气机玄府,通畅理。粉刺长于玄府,大多因肺气失宣,故治以麻黄汤宣发肺气,开达玄府,以使腠理营卫和畅。又,阳明主面,阳明浊邪极易上攻于面而留于玄府,壅遏肺气宣发,加大黄以清泻阳明邪气,并使浊气从下而去,加皂刺以透达玄府、腠理,然则邪气去,病证除。
044.顽固性头痛图片
启某,男,25岁,1992年7月25日初诊。其曰:头痛连项5年,曾诊为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椎性头痛等,曾服中药、西药均未好转。刻诊:头痛甚于每日中午12时许,无汗无发热恶寒,口干不欲饮水,口苦,饮食、二便尚可,舌、苔、脉无变化。
辨证为卫闭营郁,经气不通。其治当宣发营卫,通达经气,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10g,桂枝10g,杏仁9g,炙甘草6g细辛6g,通草5g。3剂,1日1剂,水煎2次分3服。
二诊,服药有微汗出,头痛略有减轻。但头痛已不及于项,又按前方续服3剂,加川芎128。三诊,头痛已止,因病人恐再复发,渴望再服药以资巩固,又续3剂。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用方体会:病人仅头痛连项,何以辨病为在太阳?从中午病证加重以诊断,因“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太阳病欲甚时,亦从已至未上,病非汗出,故非太阳中风证;病非口渴,又非太阳温病证,因此辨病为太阳伤寒卫闭营郁证,以麻黄汤解表发汗,舒达经气,加细辛、通草以温经散寒通络,后加川芎以化瘀活血止痛。诸药相伍,以建其功。1年追访,未再复发。
055.支气管炎图片
罗某,男,31岁,1998年8月18日诊。自诉:经省市几家医院中、西药治疗已3个月余,可咳有痰症状未能有效控制。刻诊:咳嗽有痰色白,质地时稠时稀,口干不欲饮水,无发热恶寒,无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风寒犯肺证。其治当宣肺散寒,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干姜6g,细辛6g,茯苓15g,葶子10g,大枣10枚。3剂,1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二诊:咳嗽大减,咯痰基本消失,问病人汗出否,病人曰:有轻微汗出。又以前方5剂而病痊愈。
用方体会:此病虽发在夏天,但因于风寒袭肺,他医诊治多用抗菌类西药及中药汤剂,从病人病历得知,用中药汤剂多用清泻肺热,病人虽服用中药20余剂,且因用清热药而治风寒犯肺证,以寒益寒,肺寒益甚。此用麻黄汤宣肺平喘散寒,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止咳,加茯苓渗湿健脾,以治生痰之源,兼益肺气,加葶苈子泻肺,兼制温热药太过,大枣益肺气,以疗病久正气虚弱。
066.慢性鼻窦炎图片
党某,女,49岁,1997年7月5日初诊。自诉:3年前因感冒后,继发鼻炎,当时未及时治疗,之后因症状加重才治疗,曾用中药西药治疗,服药期间症状明显减轻,停药之后,症状又出现,近日又感冒,经治疗感冒后,但头痛,鼻塞不除而特甚。刻诊:前额头痛甚于12~15时,鼻塞不通,流清稀鼻涕,无汗口略干而不欲饮水,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苔薄白,脉略浮。
辨证为风寒袭肺,鼻窍不通。其治当宣肺散寒开窍,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9g,桂枝9g,杏仁12g,炙甘草 3g,辛夷10g,苍耳子12g,白芷10g,羌活9g,生地12g。3剂,1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二诊:头痛甚本消除,鼻塞已通,不再流鼻涕。又以前方3剂。之后,累计服用前方15剂。病证悉除。病人服药15,从未有大汗出,仅仅是轻微似有汗出。半年随访,头痛未作。
用方体会:慢性鼻窦炎属难性疾病之一。笔者在辨证时,根据患者头痛甚于12时至15时,此为太阳所主之时,病轻者于时解,病重者于时加,参合无汗,口干不欲饮水。遂诊为太阳伤寒证,用麻黄汤疏散风寒,宣肺开窍,加辛夷、苍耳子开鼻窍,加白芷以散赛止痛,加羌活祛风胜湿,散寒通鼻窍,加生地以制温药燥化。此用麻黄汤加味,虽在夏天,但用麻黄汤也未出现发汗过多,且是微微汗出,以达到治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