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发汗吐下后[1],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干姜汤[2]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译〗发汗、吐、下之后,病人出现莫名的心烦,以致无法安睡,甚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干姜汤主之。上证若更自觉呼吸短促,则栀子甘草豉汤主之;上证若更有呕吐,则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方按:这以下几条讲栀子豉汤类方。本条“发汗吐下后”,其人应表里俱无留邪,没病了,但是他却“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胡希恕说,这是遗热冲击人的脑子、影响心脏所致。在中医看来就是热毒,虽然吃过发汗、吐、下的药了,但是这个热还不尽,拿西医的话来说,就是里头有炎症啦。一方面里头(从咽至心下)有炎症,虚火上炎啊,一方面吐下而致胃虚,所以用栀子干姜汤来治疗。栀子解上焦血中气热,佐干姜苦辛合化、温敛胃阳。用大白话说就是:栀子泻心火,干姜温胃健胃。若“少气”,自觉呼吸不给力,胃虚症状更明显,则去干姜之大温,加甘草淡豆豉以健胃养液、缓其呼吸之急迫。若呕,则以生姜淡豆豉暖胃解秽而止逆,呕家不喜甘,故不用甘草。
胡希恕说,这个他又另起炉灶,讲另一个问题了,与上节是不相关的,这个讲的是虚烦这类的病。他说也有这么一种病,在汗吐下之后,发了汗了,也吃过吐药了、吃过下药了,这个人呢,“虚烦不得眠”。这个虚烦不得眠不是真正虚了。虽然用过发汗吐下药之后,他比原来还发烦,但这个发烦也不是有实证。也吃过吐药、下药,没有实质的证候,表也没有象我们说的麻黄汤那种表实证。这个“虚”就是指着这不是实证,可是这个拿着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种炎症。发汗吐下之后遗热不除,热在里头还有,那么这个人烦躁不得安眠,这个病很多呀,这个病一般说就是虚烦不得眠。…要说厉害的话,“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反覆颠倒就是睡不着觉,翻转不安,翻来覆去的、厉害的时候就是辗转反侧,不能安卧在床上,而心中懊憹。这个懊憹是烦躁剧烈的一个状态。这个懊憹,烦恼而谓之懊憹,是说这个烦躁不可名状,这个叫心中懊憹。那么这都是这个热冲击人的脑子、影响心脏,才能发生这一系列的毛病。这都是热,在中医说就是热毒啊。虽然吃过发汗、吐、下的药了,但是这个热还不尽,拿着现在话说就是里头有炎症,那么这得用栀子豉汤。栀子豉汤这个药也是很常用的,它以解烦为主,解烦去热。“虚烦”不是真虚,真虚用不得苦寒药,象咱们说的虚劳那个虚,用这个药就不行。…“若少气者”,这个热盛啊人气就短,《内经》说“壮火食气”嘛,这个少气也是呼吸短,是一种急迫状态,并不是真正的虚。为什么搁甘草啊?就由于这个热烦陷入急迫状态,呼吸短促。那么,这个在栀子豉汤中加入甘草就行了,甘草缓急迫嘛,但是在《本草》上并没有这么说[3]。同时这个甘草啊多少都有点补益性,根据临床应用来看,它也多少有安中的意思,是甘药都有补益作用,甘药补脾胃。…“若呕者”,就是上边那个证候啊,我们还用栀子豉汤,但是要加生姜,生姜治呕。…这个栀子豉汤啊,就是栀子、香豉这两味药,这个药虽少,但在临床上应用很多,凡是这个胸中啊莫可名状、说不出来的烦躁,大概都是栀子豉汤证比较多。这个方剂后面的注解有错误,他说是这两味药,“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这错的,这个栀子豉汤我常用,差不多用到这么大岁数,我一回也没遇到吐的,没有这个事,这个药不吐。这都是这个书的注家这么搞的,这个…瓜蒂散这个药啊里面搁的豆豉,这注家啊总是看瓜蒂散中有豆豉,栀子豉汤中也有豆豉,就寻思这个是吐药,不对的。这个豆豉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大豆做的东西了,那个东西不能使着人吐啊,根本也不使着人吐啊。这个瓜蒂散涌吐的作用也不在豆豉。这个就是不经临床,这个临床试验,谁吃栀子豉汤吐啊,没有一个,哪有这个事呀。而且这一段文章你们看看,他说“发汗吐下后”,你还给吃吐药啊?哪有这个事呀。这个本文,在发汗吐下之后遗留下来的“虚烦不得眠”,你再给吃吐药,哪有这么治疗的?在这个文章上讲也不行。那么在这个方剂本身,通过实践,它也不吐。所以这个不是吐药。这个书流传时间比较长了,但是也没有给它更正,这个绝不通。栀子甘草豉汤,就是栀子豉汤加二两甘草,也不吐,后面这个“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也是错的。后头这个栀子生姜豉汤更错,怎么说呢?栀子生姜豉汤明明它治呕,好嘛…这个方子还吐哇,这不是瞎闹嘛,是不是?所以这个地方啊,讲书人怎么能在这个地方讲下去,我就纳闷。它治呕啊,怎么能吐呢?所以说这是错的。这个我们不要信。…那么,这个方剂容易明白,这个栀子和豉全是解烦去热的药,消烦,去热,止烦。这个栀子豉汤是个好药,临床最常用了,别看它药味少。
刘昆湘曰:此示误治转坏,热结上焦之候。因其人胸中素热而胃家不实,汗发其阳则亡肌腠之津,下亡其阴复泄腹肠之液,吐越胃阳更伤中气。发汗吐下之后,表邪解而胃肠之糟粕空矣。表里俱无留邪,宜其人已自爽慧。乃病人仍虚烦不得眠,甚且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此由汗以发之令气机外并,吐以涌之令气机上越,下以抑之复令气机下陷。一逆再逆,肌腠之津既伤,而在脉之津亦竭,遂令津干气郁,化燥并荣,但觉虚烦不得安眠。虚烦者,心烦身亦微热,郁闷而不至躁扰之象。剧者必反复颠倒,坐卧不安。懊憹,谓心中愦闷,似热似烦,难以明其所苦之状。盖先伤肌腠之津液,而后三焦之府失其濡养,无以司决渎之转输,即无以御真气之开阖。脉道闭其渗荣,浊邪因而内犯。虽热乘心包,而病因由脉外膜气之郁,故责血中气热,病机仍在阳而未入阴。用栀子干姜汤主之。栀子形象心包,体质轻清,解上焦血中气热,佐干姜苦辛合化,温敛胃阳,当身热去而虚烦自止。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少气者,似气短而喘息自平,似胸中郁结而实非痞满,但觉气少,时欲长太息,以助呼出之用,心肺之气不能开也。此由胃中不和,令中焦之气不能宣发上合上焦,与气虚下陷之证不同。栀子解上焦之虚烦,香豉畅心肺之郁结,佐甘草缓急和中,俾肺胃气交而少气之候自解。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盖由肺寒移胃,使中焦之气不能宣发,郁而内迫,故令气逆为呕,与太阳伤寒呕逆之因正同,非胃家之自病也。栀豉解上焦虚烦郁结,生姜荡胸中水寒积气,兼入肺胃为止呕圣药。
沈芊绿曰:因虚烦故不得眠,因不得眠故反复颠倒,因反复颠倒,故心中益觉懊憹,数语形容尽致,当作一读,总由阳明火热之邪上炎,摇动心君也。
《伤寒直格》:懊憹者,烦心热燥,闷乱不宁也。
栀子干姜汤方栀子十四枚(擘),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按:栀子善解上焦虚烦、清血中气热,伍以温中的干姜,治虚烦不得眠而有呕逆或下利者。胡希恕说,“得吐者,止后服”这些文字是后人作注时加上去的,是错误的,这几个栀子豉汤类方都不是吐药。本讲义保留这些衍文,但一律用斜体排版,以示区别。
陈古愚曰:栀子性寒,干姜性热,二者相反,何以同用之?而不知心病而烦,非栀子不能清之;脾病而寒,非干姜不能温之。有是病则用是药,有何不可?
张令韶曰:栀子导阳热以下行,干姜温中土以上达,上下交而烦热止矣。
刘河间曰:凡诸栀子汤,皆非吐人之药,以其燥热郁结之甚,而药顿攻之,不能开通,则郁发而吐。因其呕吐,发开郁结,则气通津液宣行而已,不须再服也。
《杨氏家藏方》:二气散(即本方)治阴阳痞结,咽膈噎塞,状若梅核,妨碍饮食,久而不愈,即成反胃。
《内经拾遗方论》:一笑散,治心疝寒痛如神之剂。干姜炒黑,山栀子姜汁拌炒,上用酒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成迹录》:己未之秋,疫痢流行,其证多相似,大抵胸满烦躁,身热殊甚,头汗如流,腹痛下利,色如尘煤,行数无度。取桃仁承气汤,栀子干姜汤,以互相进,无一不救者。
365站群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得吐者,止后服。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胡希恕说,…“若少气者”,这个热盛啊人气就短,《内经》说“壮火食气”嘛,这个少气也是呼吸短,是一种急迫状态,并不是真正的虚。为什么搁甘草啊?就由于这个热烦陷入急迫状态,呼吸短促。那么,这个在栀子豉汤中加入甘草就行了,甘草缓急迫嘛,但是在《本草》上并没有这么说[4]。同时这个甘草啊多少都有点补益性,根据临床应用来看,它也多少有安中的意思,是甘药都有补益作用,甘药补脾胃。
张令韶曰:少气者,中气虚不能交通上下,加甘草以补之。
《千金方》:(本方)治食宿饭、陈臭肉及羹、宿菜发者。
《时还读我书续录》:栀子甘草豉汤,治膈噎,食不下者。
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得吐者,止后服。
胡希恕说,…“若呕者”,就是上边那个证候啊,我们还用栀子豉汤,但是要加生姜,生姜治呕。
陈古愚曰:呕者,汗吐下后胃阳已伤,中气不和而上逆。故加生姜,暖胃解秽而止逆也。
《肘后方》:卒客忤[5]死,…又张仲景诸要方,…桂枝一两,生姜三两,栀子十四枚,豉五合,捣,以酒三升,搅,微煮之,味出去滓[6],顿服取差。
[1] 会通本作“发汗后及吐下后”,通行本与湘古本均作“发汗吐下后”。
[2] 湘古本与桂林古本同为“栀子干姜汤”。刘昆湘曰,通行本误为栀子豉汤。
[3] 《本经》: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
[4] 《本经》: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
[5] 客忤者,中恶之类也,多于道门门外得之,令人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不即治,亦杀人。
[6] 82版为“沫出去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