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2月20日电(记者尚明桢)针灸施术,病痛可疏。在郑州市中医院的治疗室内,颈肩疼痛的患者李冬正趴在治疗床上接受治疗。针灸科医生李莉莉手腕轻抖,下针、走针又快又准。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作为河南针灸的代表,“中原帖氏飞针”声名远扬。
“还没来得及反应,针就扎下了,穴位处有点酸胀,疼痛立马减轻不少,太神奇了!”李冬忍不住赞叹。
站群论坛李莉莉作为中国援赞比亚第18批医疗队队员,在援赞的一年诊疗期间,她用针灸技术治疗了2641人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这种惊叹和赞美,在国外听到得更多。”李莉莉笑着说。在异国他乡,她用小小的银针为当地患者缓解病痛,也让中医针灸的魅力得以彰显。
其实,河南中医药在援外医疗中一直大放光彩。自1974年起,河南已先后向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科威特派遣了70批医疗队,1426名队员中不少都是中医工作者。他们带着中医的智慧和技艺,在异国土地上书写着救死扶伤的故事,让河南中医“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如今,河南正朝着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大步迈进。开年之际,河南省会郑州宣布将建设世界(中国)中医针灸中心,全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建设。未来,郑州市中医院将成为国际化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推广的前沿阵地,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中医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守正创新。2024年2月,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揭牌亮相,它承载着推动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任,为河南中医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从援外医疗中河南中医的大放异彩,到郑州建设世界针灸中心的前瞻规划,再到中医药科学院的创新驱动,古老的中医针灸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