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我的经方之路
第三十二期
朱冬红
南昌市第九医院呼吸科
经方故事
我94年考上了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西医结合专业。这是学校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加上学制又短(3年大专班),在学校匆匆学习了中医和西医的各种课程,没有老师结合起来教,更不懂怎么结合。大学三年,我没有接触到中医经典课程,没有接触到“经方”这一名词。
毕业后回家乡县医院就业,成了一个非常年轻的医生,没人找我看病,我在医院的心电图室、B超室以及中药房等轮转一年后(我还学会了配药,输液,抽血等等),感觉比较迷茫,就离开了医院。后来觉得还是想从医,于 2004年考上了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硕士,师从全国名中医、脾胃病名家张小萍教授。
硕士毕业到南昌市第九医院工作,当时有一种偏见,认为中医中药的肝损害比较广泛,否定和排斥中医的风气非常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工作中使用中药的机会一直比较少。
图片
2020 年初新冠爆发,医院全员投入,我做为中医进入隔离病房。刚开始新冠的治疗是不确定的,西医经常有新药新方案试用于患者身上,初期确实比较混乱。从中医角度看,这就是伤寒、疫病。于是我开始看《伤寒论》,以及《伤寒论现代解读》等书,但是看不太懂,这时候,接触到了黄煌老师的书,看了《张仲景50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等书,听网上能找到的所有黄煌老师的讲课音频。尤其《中医十大类方》翻看了无数遍,对体质经方体系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渐渐地用起了经方,疫情期间,隔离病房-隔离酒店两点一线的时候,是黄煌老师的书陪伴着我。于2020年4月份申请了省新冠应急中医公关课题,并获得立项。后来还因在新冠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2020年江西省最美百名抗疫医师。
新冠这三年是我认真思考自己专业出路的三年。我中医出身,进入到西医院,成为了一个只用西医解决病情的医生,突发的疫情又把我拉回了自己的专业,使我捡起中医,并走上了经方之路。我用小柴胡汤解决新冠病人的低热,舌苔白腻,胃口差;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新冠肺炎肺部病灶久不吸收;用真武汤合五苓散、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新冠肺炎合并胸水患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龄老人感染新冠后但欲卧床,不得言语者。得到的反馈让人惊喜,慢慢地建立了我的信心,并且坚定地走上了经方之路。疫情后医院转型,我认为呼吸科是经方大有可为之地,申请调入呼吸科,向医院申请了肺结节专病门诊,和慢性咳嗽一起,作为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探索和学习,并验之于临床。慢慢地,同事们都知道了我是经方中医,我的门诊不仅看呼吸病,同事的失眠、减肥、黄褐斑;肺病病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突眼、肝硬化以及艾滋病;病人老公的皮肤病、病人小孩的咳嗽;老家亲戚的阑尾术后包块、胆管癌等,都是我用经方的范围。
图片
医案两则
医案1
麻黄汤治疗发热无汗头痛咳嗽
初诊:2023年12月4日
张某,男性,24岁,185cm,100kg。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精神一般,稍显疲倦,发热,体温38.4度,无汗,畏寒。咳嗽,痰多,粘痰。头痛,身体困重不适。舌质红,苔白腻花剥,脉数。纳食睡眠一般,二便可。有受寒史。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处 方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给予麻黄汤原方:
杏仁配方颗粒20克 麻黄配方颗粒15克 桂枝配方颗粒10克 甘草配方颗粒5克 3剂,日一剂,水冲服,2次/日。
一天后随访患者,患者服药3次,体温已恢复正常,还觉得汤药很好喝。
附患者的微信反馈:
图片
医案2
苓桂术甘汤治疗头晕
初诊:2023年12月6日
袁某,女性,64岁,152cm,47kg,有高血压,颈椎病病史。因头晕加重1周就诊。诉头晕,改变体位时明显,无一过性黑朦,无耳鸣及呕吐,头痛。痰涎多,咽喉不适,纳食一般,睡眠可,二便正常。白晰瘦削,桂枝体质,半夏眼,舌质淡红色,苔薄白,舌面水滑,脉沉细。腹壁薄,腹肌软,无压痛。
处 方
《伤寒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给予苓桂术甘汤原方颗粒剂:
茯苓60克 桂枝45克 白术30克 甘草30克,7剂,日一剂,分二次冲服。
第二天中午快上班时,患者发微信过来反馈一服见效,痰变少,头晕稍减。
二诊:2023-12-12
诉头晕大减,十去七八,无痰,咽喉舒适,原方再续一周量,二日一剂。
下图为患者二诊时
的面部、舌象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