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健康瞭望台 > 医疗动态 >


康复知识 甲钴胺和维生素B1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药,需要长期服用吗?

发布日期:2025-02-15 15:50    点击次数:152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本质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面神经受损,进而导致面部肌肉无力或麻痹,常表现为面部一侧下垂,无法正常皱眉或闭眼。营养神经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基本原则 ,甲钴胺和维生素B1是常用的营养神经组合,具有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改善面部神经功能等多重作用,可以减轻多种临床症状,加速面部功能的恢复,但是许多患者对于甲钴胺和维生素B1的服用剂量和方法不是很清楚,今天就和大家讲解甲钴胺和维生素B1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方法。

30多岁颜女士是一名护士,平时工作非常繁忙,而且经常需要加班,这导致她的饮食和睡眠不是很规律,机体免疫力也不好。3个多月前颜女士发现自己的左侧面部突然不能动了,而且眼睛不能闭合,喝水漏水,吃饭食物也往左边跑,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于是连忙来到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后诊断其得了周围性面瘫,也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于是将其收治入院,在给予抗炎、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颜女士面部的功能好了80%,医生在出院时给他开了甲钴胺和维生素B1,建议她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并且1个月后来医院复查。

颜女士回家后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很快面部的功能恢复到了正常,而且她发现自己的睡眠也好了很多,于是自己又前往药店购买了一些服用,就这样一直服用了近3个月,结果颜女士发现自己的手脚开始出现莫名的麻木和刺痛,于是连忙来到医院进行咨询,医生在知道她还在服用甲钴胺后,建议她立刻停药,并且解释道虽然甲钴胺和维生素B1都是维生素,常规剂量下安全性较好,但是颜女士使用的剂量其实是远超正常人体需求的,这种剂量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有不良反应。于是将甲钴胺和维生素B1调整成了复合维生素B,在经过药物调整后,颜女士手脚麻木渐渐好转了。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其本质是由于面神经受损或炎症引起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麻痹,该病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外伤、免疫系统异常等。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包括面部表情缺乏、嘴角下垂、眼睑无法闭合、流口水及味觉障碍等症状。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数周至数月内可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的面部不对称或功能障碍,极少数患者甚至遗留面瘫后遗症,如面部肌肉萎缩、面部痉挛等,并且长时间的面部功能障碍也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非常关键。

一、周围性面瘫的发病诱因和发病机制

周围性面瘫是面部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面神经的损伤或炎症有关,所有原因诱发的面神经损伤都会导致面部表情的缺失和肌肉功能的障碍,但是其发病诱因较为复杂,常见的诱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病毒感染是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带状疱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常见病毒能够感染面神经,导致其炎症和水肿,从而引发面瘫,这种感染通常在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发生,尤其是在压力大或感冒等情况下,因此在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抗病毒是基础治疗。

其次,面部外伤、颅骨骨折或手术操作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这是因为面神经在耳部或颅底,这种特殊的解剖位置使其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或损伤,影响面神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最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面神经的炎症和脱髓鞘,进而影响其传导功能,如多发性硬化症;其次,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神经的微循环障碍,增加面瘫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周围性面瘫的症状通常在数周内改善,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的面部不对称或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导致面部肌肉萎缩、面部痉挛等严重后遗症,因此及时的诊断和干预对于促进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65建站二、甲钴胺和维生素B1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制

甲钴胺和维生素B1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组合,两者都有营养和修复神经的效果,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甲钴胺的作用机制

甲钴胺的本质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其不需要通过肝脏进行激活就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并发挥作用,从而在短时间内发挥保护和修复神经的作用。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甲钴胺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首先,甲钴胺促进神经元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能够刺激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受损面神经的恢复。

其次,甲钴胺有助于神经轴突的再生,促进髓鞘的形成,从而提高神经信号的传递效率,这对于改善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最后,甲钴胺能够部分恢复受损神经组织的功能,改善感觉和运动能力,减轻面瘫带来的不适感。

2、维生素B1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B1又称为硫胺素,是B族维生素之一,其自身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尤其是能量代谢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对于周围性面瘫,维生素B1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首先,维生素B1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内线粒体的ATP生成,提高神经组织在缺血或缺氧环境下的耐受性,从而减轻面神经损伤的程度。

其次,维生素B1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清除氧化自由基,减轻面部神经的炎症反应,为神经的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维生素B1与甲钴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增强甲钴胺对受损神经的修复效果,这一机制有助于加速面神经的愈合,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

综上所述,维生素B1和甲钴胺通过促进代谢、抗炎、修复神经和促进再生等多重机制,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周围性面瘫患者需要长期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吗?

既然维生素B1和甲钴胺对于面神经的修复具有多种好处,那周围性面瘫患者是否需要长期口服这两种维生素呢?答案是不需要长期口服,临床建议周围性面瘫患者可以规律口服1-3个月,待症状明显缓解后可逐渐停药,或通过饮食进行补充。

虽然维生素B1和甲钴胺对神经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所需剂量通常较高,远超正常人体的日常需求。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大剂量服用甲钴胺可能导致周围神经异常兴奋,进而导致神经损伤,临床常表现为四肢的麻木、乏力,严重时甚至导致共济失调,因此面瘫患者在无特殊情况下无需长期服用,建议服用周期控制在3个月以内,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四、周围性面瘫患者科学补充维生素B1和甲钴胺注意4点

虽然维生素B1和甲钴胺都是维生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补充,长期、大剂量服用依然可能诱发多种不良反应,所以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补充。

1、注意维生素B1和甲钴胺的补充剂量

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每日所需的维生素B1大约为1-1.5mg,而维生素B12则需要3μg,这种剂量就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并且可以通过均衡饮食或复合维生素补充,不需要通过药物进行补充。

然而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时,需要更高剂量来促进神经修复。临床通常建议周围性面瘫患者可以每日补充10mg维生素B1和500μg甲钴胺,每日服用3次,持续1-3个月。如果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调整为食物补充或低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

2、注意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科学的饮食习惯对神经修复至关重要,不仅能帮助补充所需的维生素,还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生活中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包括全麦类,如小麦、玉米、粳米等;其次,坚果类食物也可以作为补充来源,如杏仁、桃仁等;最后、豆类食物也是补充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比如大豆、绿豆等。

自然界中不存在甲钴胺,因此适度补充维生素B12就可以了,维生素B12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猪肉、牛肉、鱼类、奶制品和鸡蛋。注意饮食中的荤素搭配,避免过量,防止出现血脂异常或消化问题;其次,动物制品或蛋类食物也可以作为补充维生素B12的来源,比如牛奶、鸡蛋、鸭蛋等。

3、注意将2种维生素联用

虽然甲钴胺对神经修复有积极作用,但单独使用效果较慢且不明显,而维生素B1有助于增强甲钴胺与神经组织的结合,因此将两者联用能够增强其修复效果;其次,维生素B1本身还可以促进体内能量代谢,进一步支持神经组织的修复,结合使用这两种维生素,能够实现更快且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4、注意2种维生素的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B1可能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出现精神亢奋等症状,如失眠等,虽然大多数人能够耐受;其次,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这类患者应该避免大剂量服用。

长期大剂量服用甲钴胺可能导致其在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中积累,进而引发神经损伤,出现肢体麻木、头晕、手足震颤等症状;其次,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如腹痛、腹泻等。

五、总结

近年来周围性面瘫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并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其不仅导致面部肌肉无力、表情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面部肌肉萎缩、面肌痉挛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补充维生素B1和甲钴胺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关键手段之一,维生素B1能够促进神经代谢和修复,而甲钴胺则具有显著的神经修复作用,两者联用可以加速神经组织的愈合,缓解面部麻木、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服用这两种维生素,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