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针灸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整体观不足,只知道哪里痛扎哪个穴位,但是并不知道为啥要扎,尤其是远端取穴,那真是抓瞎,很少有人心中了然,我前面给大家讲了如何学习肌肉穴位,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如何学习针灸?(1)——怎么去学习肌肉、穴位。
今天就以手太阴肺经为例,我们去讲。
图片
图片
图片
循行路线首先,我们线看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首先要明确它的走向是从胸走手。
循行路线: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行至胸部外侧(中府穴),沿手臂内侧前缘至拇指末端(少商穴)。
图片
有了走向,我们就知道虚实了,本身不足的为虚,循行路线堵了的为实。
意思就是,如果是一个肺上的病,比如咳嗽,虚证,咳不上气,咳嗽无力,久病肺气肿,那针灸、艾灸,去补这个肺,针灸艾灸就应该集中在胸部,从肺经的起点扎,云门中府这些穴位。或者去扎这个厥阴肝经,一定是扎对侧,为啥扎对侧,这个可能一句说不清楚,就是扎对侧。
如果是一个实证,那就是因为不通而导致肺的气血出不去,那就要从终点这些地方扎,扎鱼际、少商这些,如果更严重的,那还要扎合谷商阳这些,扎手阳明经。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动则病与所主之病是动则病:肺部胀满、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疼痛,严重时两手交叉于胸前、视物模糊,称为“臂厥”
是主所生病:咳嗽、气喘、短气、咳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肩背痛、手臂内侧前缘疼痛或厥冷。
先说说是动则病,是动是啥意思呢?就是这条经络突然出现异常的情况,受凉啊,受热,或者被撞了,被打了,然后这条经络就出现了异常的搏动点,经络就不通畅了,然后省的病。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你今天健身,练肱二头肌,练猛了,伤到了,肱二头肌这里也属于手太阴肺经,你当天或者这几天就可能出现咳嗽、锁骨上窝痛等等问题。这就是是动则病,是动则病一般情况把局部气血弄通就好了。
是主所生病呢?那就是长期的这条经脉不通畅,出现的慢性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虚实问题,还要把局部不通畅的地方扎通畅。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筋循行路线经筋循行路线:起于大拇指,沿鱼际上行,结于肘部,上至肩前髃,再上行结于缺盆,下络于胸里,散于膈。
图片
了解经筋循行路线,我们就清楚,我们人体哪个区域是属于我们肺经的,在这块区域的任何地方的不通畅,都可能引起肺上的疾病,所以我们确定在肺经的病,就要在这块区域触摸一下,有没有那块肌肉太硬或者太软,这块地方皮肤有没有异常的颜色,这里有没有曲张的血管,西医说的小血管的栓塞,或者有没有红痣。
这些异常的地方都是不通畅的地方,都需要干预。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筋上的肌肉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手太阴肺经所属的肌肉:鱼际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前臂屈肌群(桡侧腕屈肌、掌长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束
这个不是很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也是这么回事,肌肉对于我们治病、施针很关键,在经络系统中,肌肉还是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急性问题中,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处理好肌肉,可以治疗很多急性病。立竿见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学针灸不是简单的一个穴位指什么病,而是要联系起整体来看待,在经络中的运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曲体会和熟悉。
站群论坛我们以穴位肌肉为点,利用经络把点串联起来为线,在利用经络的相互关系组成一个以人体,左右、前后、上下、表里平衡,使气血循环通常,一气周流,这就是我们医者所必须要做到的,当以一个上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