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大夫,我每天测三次血糖,数值还是下不来!'在门诊中,我常遇到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就盯着那个血糖值看,觉得只要血糖降下来了,病就好了。其实啊,这种观念可不对!咱们中医看糖尿病,那可不是光看血糖值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啊,其实就是一个“燥”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共同特点。
阴虚就会生内热,内热再进一步耗伤津液。津液不足了,肠道就失去了濡润,大便干结,形成燥屎。并且燥屎易伤津,津液受损了,脾的运化能力就容易出现问题,对摄入的精微物质吸收就会不充分,体内糖分就会越积越多。血糖自然就升高了。
图片
所以啊,我们在治疗有便秘、口干舌燥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时,总是强调要先清热泻火、排出燥屎,再滋阴生津、补充津液。
这时候,有一味药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大黄。大黄味苦、性寒,能清热泻火,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对改善便秘、腹胀等糖尿病症状特别有效。
图片
具体要怎么用它呢?接下来我给大家结合一个治疗案例讲一讲。
图片
案例分享
图片
我门诊上的一位患者,李先生,50岁,多年糖尿病史。他平时血糖控制得不太好,一直靠药物维持。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便秘严重,小腹胀痛,而且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解渴。来门诊时,他满脸愁容,说自己被糖尿病折磨得苦不堪言。
我给他把了脉,脉象弦细而数,舌苔黄腻,舌红少津。空腹血糖10.8mmol/L。结合他的症状,我辨证为阴虚燥热型糖尿病。
图片
于是,我给他开了个方子,里面就有大黄这味药:
大黄、玄参、麦冬、生地、芒硝、郁李仁等其中,玄参负责滋阴降火;麦冬、生地负责滋阴增液;大黄、芒硝负责泻热通便;郁李仁也是用来润肠通便的。这些药物通力合作,可以把热邪排出去,改善便秘,再补充津液,血糖自然就下降了。图片
治疗效果如何呢?
李先生回去后,按照我的嘱咐煎药服用。一周后,他兴冲冲地来复诊,说大便顺畅了,小腹胀痛也缓解了不少,口干的症状也减轻了。于是,我根据他的好转情况调方,让他继续服用。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李先生再次来复诊。这次啊,他整个人都精神多了,说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空腹血糖降到了5.6mmol/L,再也没有出现过便秘、口干舌燥的症状。
我给他调整了方子,巩固疗效。现在李先生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再也不用为糖尿病发愁了。
主任有话说:
可见啊,肠道其实就像是人体的“第二胰腺”,对血糖代谢也是很重要的。打个比方就像家里的下水道——管道堵了垃圾排不出去,屋里肯定要出问题!
图片
不过要提醒大家:大黄就像强力疏通剂,便秘通了就得停用,年纪大身子虚的得配上黄芪补气,容易心烦失眠的可以加点栀子,每个人的病情都是不一样的,用药也要因人而异。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剂量比例很重要,必须个体化用药。
如果你也有糖尿病的困扰,不知道自己是哪种证型的,或是不知道自己的情况怎么调理改善的等等,都可以给我说说,我来帮你辨证,结合你的情况给出合适的调理建议。
站群论坛如何找到我?图片
我是公立三甲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看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焦虑、抑郁、耳鸣、脑鸣、脑梗、冠心病、帕金森综合征、眩晕、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已有30余年,作为中医人,我必将恪守治病救人理念,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